大学生考试焦虑心理与调适

作者: 时间:2018-06-22 点击数:

大学里考试科目多,内容杂,复习迎考任务重。因此,在临考前,大学生普遍地感觉到疲惫不堪,精神紧张,心里压力大,常会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如过度地考试焦虑、考试怯场等。过度考试焦虑就是担心自己考试失败有损自尊地高度忧虑地一种负性情绪反应。表现为紧张恐惧,心烦意乱,喜怒无常,无精打采;胃肠不适,出现原因不明地腹泻、多汗、尿频、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下降等。

考试怯场是过度考试焦虑在应考中的急性反应,是大学生在考试中因情绪激动、过度焦虑、恐慌而造成思维和操作困难的一种心理现象。主要表现是: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满脸通红、头昏、恶心、发抖、频频上厕所、思维迟钝、判断力下降等,有时全身颤抖、两眼发黑,甚至昏倒(晕场),还有的大学生在考场上出现视动障碍,如:看不清题目、看错题目、丢题落题,出现笔误等。大学生常说的“考前背得滚瓜烂熟的内容一到考场就忘得一干二净,大脑出现一片空白”就是怯场的具体表现。

从考试焦虑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以担忧为表现形式的,总体上说,这些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担心考不好,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利。例如,“如果考得不好,人们将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如果考得不好,意味着自己并不像原来所想象的那样聪明”等等。

二、担心对个人的自我意象增加威胁。例如,“重大考试之前或考试期间,我常常会想到其他人比自己强得多”,“如果我考得不好,且不说别人对我有什么看法,就是自己也会失去信心”。等等。

三、担心未来的前途。例如:“一般来说,考试成绩好的人将来必定在社会上取得更好的

四、担心对考试准备不足。例如,“对考试后果的担忧,在考试前妨碍我准备,在考试期间干扰答题”,“考试前,我常常感到还需要充实一些知识”,“我似乎从来没有对应试进行过完全的准备”等等

考试焦虑的产生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内因与个体的个性、抱负、早年经历、认知方式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有关。

那么怎样做才能消除考试焦虑呢?

一、改变对考试的不合理认知。意识到自我认识和评价是造成考试焦虑的关键,明确考试只是衡量学习好坏的手段之一,考试成绩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更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不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相信人可以用理智和意志来控制和调节情绪。

二、调整抱负水平。学会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既相信自己的能力水平,又能实事求是,不作过高的期望。降低过高的学习目标,保持恰当的学习压力,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考试的结果。

三、认真学习和复习。平时学习做到刻苦勤奋,考试时就会“艺高胆大”,充满信心;考前全面复习,尽量熟悉考试题型、时间、地点、要求等,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四、劳逸结合。科学用脑,讲究方法,注意营养,劳逸结合,睡眠充足,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保证充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身心状态,是防止考试焦虑的有效途径。

河北秦皇岛河北大街西段360号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生处   
电话:0335-8058274      E-mail:qhdxs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