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新生《大学是什么》

作者: 时间:2018-09-28 点击数:

在你入学以后,认识大学之前,可能对大学有一种失落感。不知你们现在是不是这种感觉,大学原来就这个样子!哪怕再好的学校,身在其中,可能也有不少同学感觉不出其中的好来。

一、 新生心目中的“大学”

刚进大学时,内心带着许多憧憬和梦想,希望能在大学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十年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能踏进大学这个门槛吗?现在梦想成为了现实。在很多大学新生的心目中,大学是获得知识的殿堂,是通向未来的阶梯,大学毕业证是改变命运的通行证,积极的同学准备着像海绵一样拚命地汲取知识,为将来美好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也有不积极的同学感到终于松了一口气,认为一只脚已经踏进了成功的门槛儿,只要按部就班地把文凭拿到手,以后就走上了成功的坦途了。

体会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想像中的大学和大学生活,与自己看到和感到的差距好大,抱怨之声不绝于耳,甚至有人选择回去复读。

一位来自重点大学的学生这样写道:

许多同学在经历了一年或者更长的大学生活之后,无论是在精神状态,还是其他方面,整个人就像散了架一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将来的路在何方;每天只是机械地应付该上的课程,按时地吃饭、睡觉,甚至荒废学业,作息无规律,眼睁睁地看着时间一天天地流逝,却一点都感觉不到,自己有时心里也有些着急,可是总觉得无能为力。总之,将他们的话概括起来就是:

大学里过得很郁闷。

二、大学的本质是什么?

说到这个问题就会想到大学的定义,大学的定义追溯到《礼记·大学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百家之学府也。”“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梅贻崎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在中世纪的欧洲,universities主要意思是一种联合、行会组织,可用于任何行业或任何有组织的团体,是教师或学者为了他们彼此利益的联合。意大利的博洛纳大学最初就是一个学者的联合,巴黎大学源于教师联合。大学是当时高等教育机构的唯一组织形式,高等教育仅限于大学教育,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概念,可以直接用“大学教育”university education来指代,中世纪大学是少数学者传授高等学问的场所,大学主要是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

大学最初的形成是学术和思想交流的需要。因为世界上具有先进思想和领先技术的人需要交流,他们汇聚在一起进行思想碰撞,产生新的思想文化,创造领先技术,这种人才汇聚在一起的地方就叫“大学”。可见大学原来的目的是先进思想和先进技术的创新,是真理的追寻,关系到人类文明的进步。大学其主体是大师。浙江大学前校长竺可桢说:“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作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育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需要更多具有新思想、新技术的人才,既然大学汇集了这些人才,当然就承担了培养更多具有新思想、新技术人才的任务,并逐渐成为大学的主要任务。大学里“大师”的角色也从新思想、新技术的创造者的单一角色兼具了传授者的角色,大学具有了创造和育人的双重职责,再后来大学的功能双增加了为社会服务和引领社会发展。

随着大学在社会上的角色和功能的改变,大学的主体不再只是“大师”而应是“大师”和“大生”。“大生”就是指你们这些在大学里求学的大学生,能否称得起“大”要靠你们自己,国家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钱来培养你们,你家长为什么花那么多血汗钱送你到这,实指望你们有大出息。竺校长说得好:“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既要成为领导人才、社会栋梁,那么只是掌握一些专门知识、专门技能是不够的,应该知识广博,拥有科学头脑,做到明辨是非、静观得失、慎密思考,而不致于盲从。”不知同学们是否这样要求自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华复兴我有责任,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大学生们,这句警言应该经常在我们脑海中响起。“一个民族内忧外患、贫穷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民,特别是大学里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没有科学头脑,轻信、盲从,这样的民族有亡国的危险”(竺可桢)这样的话在国运昌盛的今天很难入耳,但我希望有责任、有理想抱负的真正的大学生们去认真思考。

大学阶段是你们修身立世的关键期,是抓住时机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佳时机。常言道:立志方能成才。一个青年人,没有远大的志向,目标就不明确,劲头就不高,在万马奔腾的今天,成功就没有希望。你们这个年龄段可塑性很强,大学生成也是大学,败也是大学,在这段时间,你们如何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以后人生的高度。因此,大学阶段也就成为大学生日后是否成才的关键阶段。

大学的本质在于创造了一个地方,一种环境和氛围,让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优秀学生聚集在一起,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勉励,为你们人格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

更准确在说,大学的意义在于给学生提供了一种精神资源。

当然,很多人对大学的最初认识就是学校。而学校和大学是有联系但又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学校是一种场所的概念,是学生读书的地方,大学校有大教室、大图书馆、大操场、大食堂、大试验室,这些只是外在的、表面的。而“大学”二字所承载的是深厚的内涵。大学之道,在于其精神实质。只有对“大学”有所感悟,才能懂得读“大学”对于自己的真正意义,也才能从大学生活里得到更多。

大学是精神(科学、人文、民主、自由、独立之思想个性化)的堡垒,有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思想的重大功能。

大学是公认的学术思想、人文精神的中心,是为民主社会树立道德标准,思想标准和知识标准的圣地。

在大学阶段把自己的目标定为毕业以后找一个好工作,功利主义思想使自己彻底地丧失了大学生应具有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素质,盲目地否定了大学的神圣性,这一精神迷雾严重影响着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大学的教育质量。

我国现在的大学在不同程度上为政府所控制,科层化和缺乏办学自主权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能影响大学精神的追求与思想的自由,并不能影响追求独立完整的人格和心灵的丰富。大学应该成为思想库、人才库或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应该是社会的理想类型,而不该是社会的缩影。大学不仅要产生思想和学问,还要给社会提供道德理想,不仅要培养负责任的合格公民,还要给社会提供实践的行为模式。还应该是将道德理想变成实践行动的典型。总之,他应该引领社会走向理想境地。

虽然高等教育由原来的“英才教育”转变成“大众教育”,但大学的本质是没有变的。

河北秦皇岛河北大街西段360号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生处   
电话:0335-8058274      E-mail:qhdxs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