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习方法的10个重要问题---杨朴

作者: 时间:2018-11-20 点击数:

从行走到飞翔

——谈大学学习方法的10个重要问题

大多数人至死不曾发挥自己的能力。

他们生时带来万贯财富,

却一贫如洗过完一生。

——奥尔雷奇

多年了,从7月到8月是我情感比较复杂的两个月。当看到又一批学生恋恋不舍而又那样无奈地离开他们可爱的校园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复杂的;当看到另一批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新同学开始大学生活的时候,我的心情也是复杂的;当看到那些毕业多年的学生重返母校的时候,我的心情更是复杂的。一批新同学来了,他们满怀美好的憧憬和宏伟的理想,一定要在他们可爱的大学获得什么;一批学生走了,他们是那样的落寞、遗憾和惆怅,好像有什么东西遗失在了母校;毕业多年的学生回来了,他们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在他们曾经上过课的课桌前坐一坐,在他们读过书的小路上走一走,到他们住过的寝室看一看,好像在寻找什么。我反复的思考,学生们来的时候带来的是什么呢?走的时候遗失的是什么呢?而回来寻找的又是什么呢?学生们本身可能并不是很清楚,但作为他们的老师,我非常清楚,他们来到时候带来的是他们瑰丽的梦。这瑰丽的梦是由青春和理想构成的。青春一去不复返,理想并没有完全实现,四年大学和青春时代不能重返也不能穿越,所以他们才失落、才遗憾、才重返,才寻找。

他们的失落肯定有我们做教师的责任,正是在这样的一种思考下,我想有必要在新同学开始大学学习的时候,共同探讨一下大学的学习方法。

一、从被动到自觉——大学学习的自学性要求

从实际水平和能力方面说,大学就是自学。自学决定大学的成败。很多同学进入大学很长时间也没能很好地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中学学习方法的惯性导致他们进入了一个严重的误区。由中学的领、看和管理性学习方法到大学的自由的学习方法,他们很不适应。中学是老师领着学、看着学、甚至是家长管着学、逼着学。大学的学习则是完全从这种状态中解放了出来。与中学生比较起来,大学生是极为自由的,没人看没人管更没人逼,你愿意怎么学就怎么学。但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这种自由。大学的自由是思想的自由、探索的自由、个性发展的自由、自学的自由。很多同学在享得解放了的自由的同时,并没有获得思想的自由和学习的自由。一个被管惯了的学生在给他充分自由的时候他变得茫然无所适从。这就像一只家养的鸡或鸭一样,它们本来是野生的自由的具有在广阔的天空中任意飞翔的本领,然而,在家里驯养之后,它们渐渐丧失了飞翔的本领。后来,人们虽然把它们放回到大自然中去,但它们已经不能飞翔了,它们丧失了飞翔的本领,它们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因为它们觉得只有在那里它们才习惯才安全。大学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自学。在充分自由的没有人管没有高考压力下的自我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大学学习的关键。这就要发生几个转变:由中学的“要我学”到大学的“我要学”的转变;由中学的被动学到大学的主动学的转变;由中学的盲目性到大学的清醒性的转变;由中学为高考的学到大学为真理的学的转变。不能实现这个转变,你上了大学,也还是“高四”(我把延续高中式学习的大学生称为“高四”、“高五”或“高六”等),而不是大学。有的同学即使大学毕业了,也还是“高七”,没有进入实际的大学学习方法,只进了大学的校园,听了大学的课程,没有大学的自学,没有自觉性学习的大学,也还是不能称之为大学。

大学学习的自觉性要求,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一个燕雏刚刚出生的时候,是嗷嗷侍哺,等到长大一些,它就要自己去觅食了,它不出去,妈妈也要把它撵出去了。

大学生应该是自觉“觅食”的燕子,应该养成觅食的本领与能力,不能永远等在窝里渴望着妈妈叼食来喂。自然界的燕子要是那样,只有一个结局,就是饿死。不能自学的大学生当然不能饿死,但是,头脑虽在,思想却死了。

还必须高度重视这种现象,从高中被管制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之后,没有那种管制了,就一方面放松了学习,不像高中时期那么使劲学了,另一方面又没有找到新的方向,从此陷入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有为数不少的同学放任自流、无所事事、稀里糊涂、懵懵懂懂。更有甚者长期沉迷于电脑与手机游戏之中而不能自拔;或者长期阅读网络小说,有的还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等于吸食精神鸦片,精神空虚,自我麻醉,在糟践你的大学,糟践你的青春。这种由“失重”状态导致的自我迷失现象必须立刻改变。

大学学的好的概念或标准,与中学是不同的,中学是用考分来衡量,大学的考分不能完全说明一个学生的真实成绩。你可能每年都拿奖学金,但是,你只是跟着老师学,只是考试科目的成绩很好——我当然不是抹煞这种学习成绩,但那还不足以说明你学得真的很好。很多同学有一个严重的错误认识,以为上课就是上大学,上好了课就是上好了大学。但这是严重的误区。这样的认识大学学习就极大地限制了你的自学,限制了你的积极性,限制了你的潜能,也限制了你发展的可能。你没有自学甚至是充分的自学,你的大学就不是合格的大学,更不是很好的大学学习。比如,你的关于《红楼梦》的考试题答对了标准答案,那可能是因为你把题库背的滚瓜烂熟,但《红楼梦》你看的并不好,甚至没有读完,红学家的各种观点,红楼梦的阅读史,你也不知道,更不要说,由红楼梦的学习你形成了不仅对红楼梦而且也迁移到对其他文学作品分析的能力,或者,由红楼梦的学习你进一步深化了对文学的感悟与理解。而这些并非是课堂所能完全学到的。这并不是老师教的不好,老师不能代替你对红楼梦的阅读,老师也不能代替你读红楼梦研究资料,老师不能代替你进行思考与探讨,老师更不能代替你形成你的文学观念和实际能力,当然更不能代替你进行红楼梦的哪怕是一些最基本的写作性研究。这些,都要靠自己的自学来实现。因而,我认为,大学学习最真实的成绩是靠自学程度来衡量的。也确有这样的学生,考试成绩平平,但实际水平要比考试成绩好的同学高处许许多多。这样的现象司空见惯。在中学则不是这样的,中学就是考分见高低。大学考分不能见高低。大学是自学见高低。希望同学们从考分见高低的衡量标准中转换出来,用自学程度及能力见高低。在大学开始的时候,就要建立自学观念,探寻自学方法。

进了大学首要的任务,是从中学生那种被动型学习方式转变到自觉型的学习方式中来。转变的快,学的就好,转变的慢学的就差,根本没有转变的就不是大学的学习。“大一”一开始,就要树立这个转变的观念,要时时地强化它,并践行这个观念。把学习只限制在课堂中,限制在教材中,限制在老师的教授中,而没有我们自己的自学,那肯定不是好的大学。

只满足于课堂的学习,只满足于教材常识性的积累,只满足于期末考试背题库的考试成绩,之所以不是好的大学学习,就在于它不能导致你深入到知识的深层结构之中去,不能深入到产生知识支撑知识解释知识的理论体系之中去,不能深入到阅读、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之中去。你的大学只是浮在表面,没有深入到知识的内部和学习的过程中去。这就好比你到海边掬起了一捧泡沫,就高呼:“好美呀,大海!”但是,你的双腿并没有走进大海的海水中去,你连浪花也没有碰到(你掬起的是泡沫),更不要说汹涌的浪涛和更为广阔深邃的海水。你把海的泡沫当成了澎湃的大海,就是你把一点儿常识而且是用于考试题库的常识当成了大学,这是很可悲的大学。

如果对那些成功了的大学毕业生进行总结,就是看看那些有出息、有成就、有造就、有作为的毕业生,他们是怎么学习的,这对大家肯定是有启发的。他们的学习绝不是仅仅限制在课堂上,限制在教材中,限制在对期末考试的范围内,而是有一个很好的自学甚至是治学习惯与方法的养成。由于他们深入到了知识的内部之中去,深入到了产生知识的理论背景和原典之中去,深入到了一个阅读、思索和探究的过程之中去,他们就获得了更为丰富更为有用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方面的积累和塑造、训练和武装,就形成了远比用于考试知识重要千百倍的实际能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学会了自学与治学方法并形成了一种习惯,这就使得他们具有了强大的后劲和“后发优势”。你考察考察毕业生,有出息者,毫无例外,都是这样的。没有一个很好的自学,没有进入完整的学习过程(只听课而没有自学那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还要想有出息,那是“天方夜谭。唯有自学才能调动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唯有自学才能发现、发掘、发展自己的潜能,唯有自学才能真正培养自己的实际能力。

强调自学除了要按照老师讲的内容阅读必要的原典、按照老师的指引阅读相关书籍外,还有四个原因:一是学校规定的通用教材的稳定性具有一定滞后性,它不能及时把最新成果反映出来,因而要深入到学科的前沿去,学习钻研最新的研究著述,把最新的研究著述的学习同课堂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最新的研究成果会使教材当中的知识得到深化,更主要是能得到纠正性认识。二是学科封闭性造成知识的隔阂性。自学可以补充由于学科壁垒森严造成的知识隔膜和缺少统一性思想视野的严重缺欠。大学学科分类使知识具有了更专门化研究,也使讲授具有了可把握的体系性。但毋须讳言,各个专业往往是封闭的,这就造成了“只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局面,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画地为牢、作茧自缚的严重问题。可是知识本身不是这样隔阂而是相关的、整体的、贯通的。只有自学一些新的东西才能使学科分类隔阂的东西融汇贯通。三是新知识层出不穷。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创新性知识产生。我们当然不可能把即使是某一个专业的新知识全都浏览掌握,但是,最主要的知识还是必须掌握。而这方面也是完全依赖课堂学习所不能解决的,只有自学,并且是如饥似渴状态的自学才能学得到。不然,就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比如,某个问题已经出现了类似于“日心说”的观点,但是我们还停留在学到的“地心说”观点上,并且还不知道这种“地心说”是已经落后的被放弃了的、甚至是荒谬的观点。四是对经典的阅读。经典是人类知识的精华,经典的阅读绝大多数是在大学时代完成的。但是,在大学里你只把学习限制在课堂上——一般来说课堂讲的是常识而并非经典(这里主要指的是理论性经典),没有自己对经典的研读即自学,你就与人类的精华思想知识隔绝了。与人类精华思想知识隔绝的学生究竟能有多大出息呢?须知,在一个信息化时代还顽固地坚持几乎是农业化时代的亦步亦趋、不越雷池一步、照葫芦画瓢式的学习方式,没有最起码的自学,我们的大学学习肯定就是没有出息的学习。长此以往,你就养成了一种惰性,一种等待着“喂”的习惯,而且养成了一种奴性性格,自己的主体性就被泯灭了。

我极力强调大学的自学,但我必须补充,我对自学的强调是对建立学习自觉性的呼吁,而不是要同学们忽视课堂学习,我不是要同学们逃离课堂都去自学,课堂仍然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我没那个意思,希望不要引起误会。我是要同学们从中学被动型模式转换到大学自觉型模式中来,从仅仅课堂的学习方式中进入到更广泛的学习空间中去,从仅仅限制在教材的学习中深入到更丰富更深邃的知识领域中去。知识体系的建立,特别是基础知识等还是要在课堂跟着老师学的。然而,我还想强调的是,你的学习不能只是限制在课堂中,除了课堂之外什么都不学,以为上好课了就是上好了大学。千万不要有这种观念。仅仅限制在课题中的学习,没有自己的自学(或治学),就会把学习学的很浅、很薄、很窄,很表面,大多为常识。比如文学史,你只是学了教材中的一些概念、概括性的条条,而没有对作品的阅读,更没有形成你自己的分析能力,以及获得分析能力深入探讨性、钻研性阅读,那是没有什么用的。你的大学如果只把学习限制在课堂中,限制在教材中,限制在考试中,你不会是好的大学。在这之外,你没有你的自学,这必将就注定了你没有什么大出息,你就浪费了你的学习的天性,就埋没了你的才能。

二、从知识到理论——大学学习的理论性要求

大学的关键是理论的学习。总的来说,中学学习是侧重知识,而大学学习则是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横向的平面的累加;理论的学习则是纵深的体系性的构建。知识是常识性的,理论则是对常识的解释或产生常识的原创性的东西。对大学生来说,理论是极其重要的。不要惧怕理论,不要蔑视理论,不要忽视理论。相反,要热爱理论,渴求理论,痴迷理论。知识是海洋,理论是灯塔;知识是群山,理论是泰山,登泰山而小天下。只有理论才能深刻地揭示现象。任何学科的大厦都是由理论为基石来支撑的;任何知识都是要用理论来阐释的。没有理论的学习就没有抓住最根本的东西,就等于没有抓住知识的灵魂。

比如,在中学或大学,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女孩子们走路时胳膊挽着胳膊向前走,而男孩子们绝对没有。为什么呢?就现象本身寻求对现象的解释我们是不会得到任何可靠的答案的。但是,如果我们学习了一点原型的理论的话,就会发现,那是女性的集体无意识地表现。女性的依附、依傍、依靠和依赖的心理以这种方式无意识的表现出来。女性的这种依赖性心理是几千年封建专制和男权制社会压抑造成的,女性没有自己的独立性、自由性和个性,女性是男性的附庸,女性必须依靠男性而生存。这种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一种心理积淀——一种依附的女性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既反映在她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表现在他们走路的方式上。如果没有原型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就不能获得解释。

师范院校有一个性别上的特点。就是女生多,男生少。这就由性别特点带来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像女孩们特别喜欢软性食品、甜食会导致她们营养不丰富不合理那样,女孩们对感性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但同时也必然地带来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弊端——就是对理性的东西的忽视和漠视。我们看一看女生都读一些什么东西就知道了,她们是多么的“偏食”。我们可以对男女生阅读习惯做一个调查,调查结果恐怕是更说明问题的。女生的“偏食”还会影响到男生的“偏食”。“偏食”成为师范院校学生的一个明显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大学生,至少应该读那么几种理论书。一个大学生,到毕业了还没读过本专业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书,相近的专业的更不要说了——那真是不是完整的“大学”。人类的经典——特别是理论性经典读的很少,有的几乎就没读过,你没有用人类最优秀最精华的东西浸泡过、滋养过、濡染过、过滤过、熏陶过、结构过、塑造过,你的知识、学识、思想、精神、文化构成和人格品行肯定是有限的。做为一个知识分子,你的文化精神是残缺的。

微信时代,人们阅读微信化了,这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阅读,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结构甚至人格结构。我有一个可能是极端的片面的绝对化了的观点,大学生要拒绝微信!微信的东西最大的价值是信息的简短、快捷和丰富,但这对正在学习的大学生来说不是必须的,甚至不是好事。微信的东西是碎片化、浅薄化、平面化、甚至平庸化,有的是消遣化、娱乐化的。在我看来,微信对大学生相当于“毒品”。大学生学习要体系化、系统化,结构化,深刻化,渊博化。因而要系统读书,系统钻研问题,系统结构知识体系,要把知识转化成能力,要培养创造精神等等。那个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无孔不入的微信,把我们的时间,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生命撕扯的七零八落,我们的时间都被一点一点儿地分割了,大卸八块了,零揪了,零碎化了,我们哪里还有什么大块的完整的连续性的时间和沉静的专心致志的心情系统的阅读理论著作,还有深入的思考与写作?连你完整的阅读都被一会儿一会儿的微博所切割了。你变成了童话故事中的不能安心“钓鱼”的小猫。当微博成了你生活中重要的内容,你就形成了一种微信期待心理,期待着微博的到来,如果没有微信,你就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你就觉得没事可做,你就觉到了空虚。因为你的时间和思想情感的空间被微信占领了。更为严重的是,你的思维也被微博化了,你被微信的“微”形式所同构,不能有一个系统的结构性的知识构成,不能形成一种宏观性的思维和结构性的思考了。80年代有一位叫徐星的作家写了一篇小说叫《无主题变奏》的小说很有影响,我看我们许许多多大学生的青春已经被微信“微”的无主题了,每天都是微博的变奏。大学生不能微博上瘾,上瘾了就等于毒品麻醉,麻醉精神更有害。大学生要像拒绝毒品那样坚决的拒绝微信!

还有就是就业压力,是许多同学非常重视讲课基本技能,这是对的,是必须的,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倾向就是只注意讲课的外在的东西,表达性的东西,花里胡哨的东西,不注重真才实学的东西。最明显的问题是在网上找讲稿,然后就去讲。这里的最关键的问题是没有形成自己的解读能力。没有通过自己的深入的对理论著作的阅读,得到支撑解读文本的“支点”即最基本的理论方法。你讲的那个东西是外在于你思想情感的东西,外在于你的知识结构的东西,外在于你文学理念的东西,你没有获得深厚的理论观念来支撑你讲解那个东西,你讲的东西没有什么新意,甚至也没有你自己的一点体会,你讲的也就不能有什么深度可言。你没有给你的学生什么新东西,甚至,你连网上的哪个讲稿好不好都难以分辨,你的课也就不能有什么吸引力。你是“老调重弹”,再认真再卖力也没有什么用,因为学生在你的课堂上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他做别的作业,玩手机也就是必然的了。

为数不少的同学说,他们觉得理论书太难读,硬着头皮看也看不下去,因而索性不读理论书。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觉得有两个基本方法可以改变这种惧怕理论书的问题。

一个是带着问题读(可以称之为问题导向)。你对这个专业有什么问题,或者你对现实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你带着这具体问题读,在理论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就可以读下去了。你不妨可以这么试试。因为你有需要,需要成了阅读理论书的动力。你在感觉到了很饿的时候,你才会狼吞虎咽的吃东西。研究某个问题,会造成你对思想知识的饥饿感,甚至是非常严重的饥饿感,你就能读下去了。如果你渐渐生出课题意识,那你就会跟系统地、甚至是跨专业、跨学科地读书了。

或者找一个题目去做(可以称之为目标导向),在做题目或课题中,带动我们读书与钻研。这是一个很好的很奏效的方法。这个方法同学们也不妨试试。试试你就会得到甜头的。试试就会一发而不可收呢。

另一个是可以用“一本书主义”试试。所谓“一本书主义”就是反复读一本书,下可功夫下大功夫把它弄通弄懂弄会。可以用初读、复读、细读、重点读、重读等方法来读一本书。初读可以大致浏览,不求甚解,水过地皮湿地把握一个大概,从整体上了解这本书的体系、主体、大概意思即可。复读可要认真的读了,要把每一章每一节都读清楚,在整体浏览基础上,认真把握具体内容。就像进了房间,要仔仔细细地看清每一间的具体情况一样。细读就是要对基本概念和重要问题深细地读,把握住基本思想和主要问题。重点读,或者是对细读还不懂的问题作为重点来读,或者是对自己还没有弄清楚的问题作为重点来读。重读是在前几种阅读的基础上,重新从整体上的深入把握,对整体和体系有一个重新的整理、概括等。还可以是,在读了其他书之后,有了积累和借鉴,重新回过头来读,那样还绘有新的体会。

同时,也要看对你所读那本理论书的评介、研究和运用等。记笔记是必要的环节。把重点难点和疑点和核心观点、还有你的体会和思考都记下来。“好记性不如赖笔头子”,这对读书人更为重要。现在读书还有多少人记笔记呢?但是,它太很重要了。你试一试就知道了,记了笔记的东西和没有记笔记的东西是绝对不一样的。我们都不是钱钟书和辜鸿铭那样过目不忘的人物,我们需要下大功夫读书。你有了一本书阅读的体会和功夫,你再读其他的书就容易得多了,你就不会感到那样痛苦了,你渐渐就会对理论书感兴趣甚至产生浓厚的兴趣了。千万不要读几页读不下就扔下了,那样,你会永远也读不下去理论书了。在一个浮躁的时代,还是要耐住性子读书,千万不要什么书都是快速浏览。读书只用快速浏览不会得到什么真东西的。

当然,首先你要弄清楚你所学这个专业,支撑这个体系大厦的最重要的理论著作,至少要知道有那么(不同的)几种,国外的至少有那么一两种——没有读到这方面的著作那是绝对不可以的,它们既是建构其他知识体系的坚实基石,也是解释其他知识体系的最基本标准。读了几种之后,你对这个学科的认识自然就会有很大的不同;你自己就可以产生对你学习教材的重新评价,有些同学甚至可以达到初步重新梳理学科体系的境界。比如你所学习的各代文学史它是依据什么文学标准构建起来的?这就涉及到文学标准的问题。如果你读了世界最权威的文学理论的著作,你再看文学史,你就有很大不同的认识。关于这个学科的学术界讨论的最新话题你要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你也要关注,要读学报、期刊杂志,那里面有最新问题的研究与动态,可以激活你的思想。要把这种最新学术见解与你课堂学的课本的东西联系起来比较思考。如果把知识比作水的化,过去的知识是一潭凝固的水,而正在研究的问题则是一条澎湃汹涌的大河。两者相得益彰,把对过去知识的学习和现在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就相当于把源和流结合起来——这样你就获得了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与视野。

大学不要仅仅从老师那里学常识——目前大学的问题是老师教的常常只是常识,而少有分析方法与实际能力的培养。要越过常识,但不是不要常识,是不止于常识,要丰富于常识深刻于常识,赋予常识以灵魂与生命,使常识为思想所用。比如文学,我们不能止于学文学常识,只记住了哪个时代有哪些作家哪些作品哪些故事情节,或者什么时代背景、什么主题、什么人物和什么特色等等,而应该学习对文学理解的理论与方法,学习对文学欣赏与分析的方法,学习用某种研究方法研究某部作品,或者把某部作品放到文学作品和文化大传统中去分析,形成自己的审美能力。如果你的大学仅仅学了一些常识,并且是用于期末考试的常识,而没有最基本的理论方面的学习与建构,那你的大学就等于什么也没学到。从目前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来看,课堂讲的大部分常识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来完成。我们应该在最有用的理论学习、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训练上下功夫。但恰恰这个方面很不够。

就文学来说,古今中外,需要读的理论简直是浩如烟海,但是,我们也不能望洋兴叹。我们总是要选择最重要的几部读读。比如关于文学是什么,怎样进行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论,学术界最有影响学者和学术著作的观点等等。只要我们读进去一两本,我们就会接着往下读,然后我们就会源源不断地读下去的。读的多了,我们就会选择那么几部书反复读的。这里确实有一个由少到多,又由多到少的变化过程。

人们都知道“登泰山而小天下”,登的高望得远。你没有登过专业理论方面的泰山,你没有获得那个理论方面的高度,你怎么能望得远呢?我们都是很聪慧的人,下大功夫认真读几本理论书其实是并没有我们想象那么难、那么痛苦的;而只有你读进去了,你就会尝到理论书的甜头,而只要你尝到了理论书的甜头,你就会一发而不可收了。

三、从隔绝到结构——大学学习的相关性要求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大学最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学学习的知识相对来说是不太强调关联性的,而大学就必须注意知识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是学科知识的必然性要求。知识性的必然性要求就迫使我们必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这方面的不如意现象是,知识过于单一、封闭,“只知有汉,无论魏晋”。只知道各科的东西,不知道把各科之间的壁垒打破了,把它们融合贯通起来;只知道课堂那点东西,不知道课堂之外的更广大更丰富更深邃的世界。这就势必导致视野狭窄,知识浅薄,能力低下,行之不远。知识的单一性、封闭性、知识结构不健全是大学最落后的学习。

强调知识的关联性、跨学科性、跨文化性是大学学习的必然要求。没有这种知识的联系性和跨学科性的学习,肯定不是成功的学习。胡适曾经说过:“读一书而已则不足已知一书”。一书不可能解释一书本身,一书只有在另外一书或多书的参照下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解释。这另外的书就是这一书的知识体系性的“链接”。自然界的“杂交”品种是最具优势的。知识的“杂交”也会带来优势的思想。比如一部文学作品,没有其他理论“杂交”,没有其他文学研究方法的指导,没有其他文学作品的参照,是不可能做到很好的解释的。如果是学习文学的,就既要广泛的阅读文学作品,更要广泛的研读文学理论和其他相关的领域,如心理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研究方法的知识。大学学习的相关性是极其重要的。这种相关性本身就带来了知识结构的变化、思想观念的变化、思维方式的变化、研究问题方法的变化和研究能力的变化。

大学的学习,一方面是要自觉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很多同学忽略了这个建构,另一方面是要用实践性培养把知识结构结合、融汇、贯穿在一起的能力。不然,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或者是,你的结构是残缺的,或者是,你有了各种知识,但就像中药铺里药匣子的中药,是“各自为政”,互不关联,不能相互兼容并包、交叉“杂交”的。

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三个方面:一是本学科知识体系,二是相关学科知识或体系,三是用实践性使其得到贯通性的理解和实际能力的形成。比如文学,就不光要有文学理论方面的知识,还要有文化人类学方面的知识,精神分析方法的知识,以及原型理论方面的知识等等。必要的知识结构在一起,才能有新的思考、探索与发现。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较为宽泛的文学理念与研究方法。

李泽厚曾经说过:“要善于把知识组织起来,纳入你的结构之中”。这就是说,组织知识是更重要的知识,没有知识是不行的,但是,光有知识而不会组织,没有结构性的知识结构同样,或者更是不行的。

四、从常识到思想——大学学习的创新性要求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学习的灵魂。不仅要学习常识,比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思想、学术见解、学术探索精神和学术创造能力的培养。不是重复常识,而是锻炼学术意识,这是大学学习的根本任务。中学学习并没有明确这个根本任务。但是很多同学是带着积累知识的惯性来学习的,这就忽视了学术思维习惯、学术探讨精神和学术创造能力的培养。

只是跟着老师学,不运用自己的脑袋思想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一个强调思想创新的时代,你还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学,你肯定不会有大出息了(比起那些不怎么学习的学生,当然这还是好学生)。高中时代形成了一种寻找“标准答案”的学习模式,但是到了大学必须改变这种寻找“标准答案”的学习方式。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的学术研究是强调创新,而不是用一种统一的标准答案框范一切。那种奴性化的学习已经是“过去时”,这个问题就不多说了。

这里有一个不小的误区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特别强调知识积累的问题。积累确实很重要,积累是打基础,基础当然越宽厚越好。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知识积累到什么程度为好?

我觉得,知识并不是越多越好。知识越多越好,在一定范围内是真理,超出了特定的情境——比如知识不多不够用的时候,是真理。但是,当达到一定程度,还无限制地强调越多越好,就会走向反面。知识的积累是有限度的而不是无限的。积累的无限化强调就会扼杀创造思想。人的一生不是用来积累知识的,而是用来创造知识的。积累是为了应用和创造。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这几个方面的必要积累,不可能产生影响了整个世界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但是,如果马克思只强化积累,而不是用于创造他自己的学说,那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还就只是单个的知识“积累”在马克思的知识武库中。影响了整个世界现代化的比尔·盖茨,他在令亿万学子敬仰的哈佛大学中途退学。因为,他要创办微软公司,他觉得他的积累够了,可以进行伟大的发明创造了,用不着在哈佛继续“积累”了。比尔·盖茨改变了每一个的人的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如果,他不是坚持他的创造思想,只在积累观念下继续积累,那个像爱迪生的伟大的发明就被扼杀在襁褓之中。同样,孔子并没有积累到孔子之后的哲学思想,但是孔子的思想却成为儒家的“老祖宗”,在世界上成为一种独特的哲学思想,令后人不断的阐释与学习。集体无意识的揭示者荣格,在学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之后,就意识到了他精神分析学说的片面性,由此开始了他集体无意识理论学说的建立与完善。弗莱的《批评的剖析》被世界公认为文学批评的“圣经”,但他是融汇了荣格的原型思想、弗洛伊德的梦的学说、弗雷泽的《金枝》构建文化模式的方法、斯宾格勒历史循环论历史方法,还有伊利亚德宗教范式的理论模式,创造了他自己的文学批评巍峨宏伟的大厦,使其高高地屹立在文化楼群的最高端。如果他或他们永远是积累性的学习,就不可能有对人类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型理论学说。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没有一定的知识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在一个每一天都产生无穷知识的时代,你只是“积累”知识,即使你“皓首”,也不可能“穷经”了。自己找到一个高度和一个限度,然后,开始研究、思想、创造。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强调知识的积累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创造精神、探索精神、批判扬弃与发展的精神也是一种积累。创造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是平时创造精神的爆发。长期积累,才能偶然得之。单单强调知识的积累,这种观念常常是以忽视或根本不注意创造性培养为代价的。打基础和创造的关系要处理好,打基础不光是死记硬背,不光是学习前人的知识;还有创造性的培养,创造思维的培养,创造力的形成等等。这种积累也是创造精神的积累。养成创造性思维是极为重要的。学习不只是继承前人的精华成果,学习还有超越前人,有更大的发现与创造。只是继承性的学习就不会是自己站在巨人的肩上,使自己站的更高。自己站的更高一定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有自己超越前人的创造性发展。

因而,要把学习和培养自己的研究性思维,学习和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学习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贯穿在大学学习的始终。

五、从泛泛到方向——大学学习的专业性要求

掌握专业体系知识和形成专业能力是大学最基本的学习。培养专业意识、专业兴趣;专业化的读书、专业化的选择学习内容是大学学习的最基本要求。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得了的。比如学习文学的同学,有多少人在多大程度上是以文学专业——文学鉴赏、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的专业化角度在读书和讨论问题?你谈到一些体会和认识与那些数学系、计算机戏的同学有什么区别?

有一些同学显然还是把读书的范围、读书的层次、读书的兴趣停留在中学阶段,或等同于非专业同学读书的层面。我们应该时时记住我们是学什么专业的,应该有不断的超越。

你的专业是一个学科或科学领域。这个专业领域有这个专业领域的体系、本质、规律、范围、特性等等。你要从整体上把握它的体系种种,要深入到专业的内部中去,弄清楚各个环节,各个层面的问题。还要更为深入地研读各种具体问题。这些专业化的东西就是你的方向。

专业的整体性概念意识是很重要的。这就像现代建筑一样,现代建筑高楼大厦不是像过去那样,一部分一部分向上累加,即一块砖一块砖地构筑一个整体,而是先——拿我们东北话说——“整”出一个整体结构,即构筑一个整体框架,先搞一个整体架构,然后对这个整体结构进行填充。先整体后局部代替了先局部累加后形成整体的建筑方式。这对我们的学习是具有启示意义的。现代的学习也应该有一个整体的概貌式的纵览,对整个轮廓或整个体系先有个基本概念,哪怕一个粗略的印象,然后才是逐步具体的“填充”、充满、丰富。没有这个整体的纵览把握和认识,你那个学习就是落后的了。

不能是上了一回大学,整个专业体系,专业特性、专业结构、专业问题都弄不清楚。当然,更不能是,学了一回大学,没有形成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应该建立这样的专业概念:没学懂专业体系、特性、基本知识的大学生不是合格的大学生;没钻研到专业内部去的大学生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没能解决一些基本专业问题的大学生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没形成专业能力的大学生不是合格的大学生。

一个专业不是靠专业的常识支撑起来的,你必须找到支撑你那个专业的理论基石。只有专业的常识积累,并且是只用于考试,而没有获得专业的整体性把握以及阐释能力,那不是合格的专业学习。只单单学习常识,而且只是用于期末考试——考过即忘的常识,这种大学的学习方式,它把我们导向的是更浅薄、更狭隘、更愚蠢、更平庸,而不是更深刻、更丰富、更渊博、更聪慧、更具创造性。

专业方向的打实打牢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你自己摸索着研究一个问题。你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史有一个初步的浏览,对这个问题的最新动态有很好的把握,对这个问题相关的理论方法有清醒的认识,并深入的学习,你就会很快进入这个问题的研究;而随着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你慢慢就会进入这个学科领域。对问题的研究不仅导致你能够深入地学习,而且还导致你深入地研究了学术问题。你学会了抓住某些问题的核心,抓住某些问题的“纲”,然后你获得了“纲举目张”的境界。其实这是许多现代大学生都能做到的。我们没有做到不是因为我们智力和能力不行,而是压根我们就没做、没想做。你要做了,就会发现,你们中的许多人会很快超越你们的老师。

六、从专业到兴趣——大学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形成自己的阅读和研究兴趣是大学学习最成功的标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什么东西更感兴趣,就要集中精力、时间和热情全力去研究什么问题。研究兴趣的培养可以给我们带来学习的热情、学习的方向和学习的成就;甚至给我们带来了不起的创造。兴趣带来选择与放弃,兴趣带来学习的方向,兴趣避免了学习的盲目。

比尔·盖茨从中小学就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培养了他的探索、发明、创造精神。国外一个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我想应该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座右铭:大多数人至死都不曾发挥自己的能力。他们生时带来万贯财富,却一贫如洗过完一生。这位哲人讲的是人的大脑、大脑的潜质,大脑的智慧,大脑的巨大创造潜能,这种潜能是无限的。这是不是我们创造的,是我们出生时带来的。人类至今也没有完全彻底研究出大脑的潜能和创造的秘密。人是具有巨大创造力的。但是,我们很多人,并没有很好地开发我们的大脑。如果是一片土地,在那里撂荒着,没有种上玉米等农作物什么的,我们就会很可惜,很痛心,觉得是巨大的浪费。但是,我们大脑中的一大片处女地,没有得到开发,没有得到利用,没有得到创造性果实,我们就不觉得是什么浪费、可惜和痛心。然而,撂荒了大脑中的那片处女地,是比撂荒了实际的土地更可惜更可痛心的事。

开发大脑的方法可能有种种,从伟大发明家的发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种,那就是对某种东西的浓厚、痴迷、迷恋的兴趣。从兴趣方面观察问题,就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司空见惯然而又实在是触目惊心:一些大学生上课之后没有事可做,不知道干什么;或者干的什么与学习,与成才、与将来人生根本无关。拿一个不是很文雅的比喻来说,就好像是一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这就是没有找到兴趣的表现。没有兴趣就是没有主题,没有主旋律,没有“主心骨”,没有明确的理想和追求。一个大学生有了自己的兴趣是不会出新这种情况的。

兴趣在于发现。你肯定对什么东西特别感兴趣,它还隐蔽着,没有彰显出来,你要发现它。这里指的是某种知识、学问等,不是那种游戏性的东西,比如电脑、手机游戏之类,还有网上小说的痴迷等。你自己对什么东西有兴趣,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你要发现你的兴趣。就像科学家那样发现你的兴趣,并且培养你的兴趣。那是你的独特的之处,你的潜能之处,甚至是你天才的萌芽。重视了你的兴趣就重视了你的不可替代性,就重视了你的创造性,就重视了你的发展。发现和培养是极为重要的。

除了发现、培养之外,还要把你的兴趣推向极致。学会放弃,学会把时间、精力、热情,甚至整个生命都投入到你的兴趣之中。如果有了这种境界,那就会获得巨大成功、非凡的成就。放弃是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前提。一个人想什么都得到,到头了可能得到不是最重要的东西,而是鸡毛蒜皮。

我们不能对什么东西都没有兴趣。对什么东西都没兴趣,整个人生恐怕也就没有了兴趣。兴趣天生就有,儿童对什么东西都感兴趣,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刨根问底。只是在我们大人后天应试性的教育模式中,这种兴趣被非常可怕地扼杀了。

当然,对什么东西都有兴趣,也不行。大学学习容易“平分秋色”,什么都想得到,但最后是什么都没有获得多少。大学其实最重要的是培养浓厚的兴趣。在最好的年华中,以那股“冲劲”冲上去。

兴趣也要靠长期积累,长期研究,长期思考,长期对某个或某些问题琢磨,恋恋不舍,必有成就。

没有兴趣就是没有个性,就是没有自己的优长甚至不可取代性。大家都一样那就是大家都平庸,那是很糟糕的大学学习。必须培养自己的兴趣、个性和不可取代性,并且把它发展到极致。

现在不少大学生什么都想“得”,想得到干部、得到荣誉、得到爱情,得到各种活动的出头露面,得到各种各样的“秀”。但是,要想学得有出息,一定要学会“舍”。舍就是放弃,放弃就是选择,选择是以放弃为前提的。选择是极为重要的。你看一看那些成了“气候”的人一定是选择得当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到他的一条使他成功的经验,就是选择:“物理学也分成了各个领域,其中每一个领域都能吞噬短暂的一生,而且还没能满足对更深邃的知识的渴望”,爱因斯坦“学会了识别出那种能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而把其他许多东西撇开不管,把许多充塞脑袋、并使他偏离主要目标的东西撇开不管”。正因为是选择到了能够导致更深邃的东西,才使爱因斯坦创造了影响整个物理学界和整个世界的“相对论”。我们的学习是很少抓住那些能够导致更深邃的东西,产生知识、解释知识的东西。我们更多的是用鸡毛蒜皮充塞头脑,甚至用鸡毛蒜皮吞噬了一生。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应该迫使我们对选择引起足够的思考,直至践行——身体力行。

选择会把我们导入到一个领域中去,导入到一个体系中去,导入到与一个问题相关的深邃的知识背景中去;选择会把我们智慧和潜能都发挥到极致,甚至,会把我们导入到一个我们想象不到的境界。

七、从书本到实践——大学学习的实践性要求

把知识转变成能力是新时代大学学习新的标准。现代大学应该有一个新的学习的概念:没有转换成能力的知识是没有用的知识;没有对人生产生实际影响的知识是没有用的知识;没有为创造产生作用的知识也是没有用的知识。现代大学的学习应该在知识转换成能力上下大功夫、下苦功夫、下死功夫。因为,在这个时代,能力才是硬道理!

你的学习要密切联系实际。这个实际首先是从知识到能力,还不是社会实际。你在大学学习太重视考试的那一套是不行的了。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上课听老师讲、记笔记、考试前背笔记、考试答标准答案这个学习模式。不管哪些大学还实行这个模式,这个模式已经落后了。因为这个模式的荒诞荒谬处在于,那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没有转换成你的实际能力。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学习游泳,我们只从老师那里学习了蛙泳的概念,考试也把这个概念回答得天衣无缝,滴水不漏,丝毫不差,但是,你还不会游泳,你根据老师的概念一跳到水里就呛水,就不能像青蛙那样自由伸展双臂与双腿,你没有把游泳的概念转换成游泳的能力,你的游泳的知识就还是没有用的东西。还有开车,你如果仅仅学习了开车的概念而没有经过开车的实践,没有学会开车的真本事,你仅凭着学的那点开车的概念,就上高速公路开车,你肯定会成为“马路杀手”,因为,你那样开车,你就是个疯子。

问题是,大学中这样的学习模式还普遍地存在着。问题的严重性是,社会是一片汪洋大海,已经容不得你只会游泳的知识而不具有游泳的真本领了;马路虽然很宽,但是同样车如河流,已经容不得你不会驾驶了。因而,就要有勇气,从那种统一的为了考试而被题库的学习模式中突破出来,为了培养能力而学习。

这里就有一个转换问题。中学学习,一般来说,还不那么特别强调知识向实践的转换,大学则完全不同了。大学特别是今天的大学必须实践性的去学习。不转化成实际能力的知识不是真知识;不转化为实际能力的知识是没有用的知识。要注意学文学的人容易养成假大空的毛病,夸夸其谈而缺少实际能力的毛病,眼高手低的毛病。

我们是学师范专业的,要能讲课,但是,你只注意讲课的表面的东西是不行的。那是绣花枕头,外表好看,内里空。要有真才实学,不是那种只重视“三字一话”就可解决问题的。当教师你没有“三字一话”的基本技能是绝对不行的,但是,你只有“三字一话”之类的东西,而没有深厚的理论性的东西也是绝对不行的。“三字一话”等是基础,不能把它当成最重要的东西,更不是全部。要知道,思想、理论、能力、创造性素质等是更重要的基础。要是仅仅停留在“三字一话”的基本功那里,你就限制了你的发展,你就没有“后劲”和“后发优势”。你的根须要伸展到课本后面找到支撑课本、解释课本的思想源泉的东西,在那里汲取营养,并且把它们转换成自己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解读能力等,而且是能够持续不断地这样做。这里我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与东北师大学生的差别。我们的学生与师大的学生到一个学校,刚开始,他们不如我们,因为我们讲课“三字一话”的东西要好于他们,但是要不了多长时间,他们“蹭蹭”地就跑到我们学生前面去了。什么原因呢?我们没有像重视“三字一话”那样重视学术思想的东西、能力的东西,没有像重视“三字一话”那样重视把知识转换成实际的能力,而且是能够思想的能力。这是急需改变的问题。

八、从一般到博精——大学学习的博精性要求

博而精是最好的大学生。胡适还曾深刻的指出:专攻一技一艺的人,只知一样,除此之外,一无所知,这一类的人,影响于社会很少。这样的人是旗杆似的人——孤独可怜。广泛博览而无一专长的人虽到处受到欢迎,其实也是一种废物。一张很大的薄纸经不起风吹雨打。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专门的学问。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览。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惟他独尊,无人能及。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博是为了精,精必须建立在博的基础上。

现在的大学正在被“空心”化。过分地强调大学教育为社会经济服务、产业化,过分地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过分地窄化、专门化、职业化专业的特点,就势必削弱大学学习的思想感情、精神智慧和人格培养熏陶等方面。

大学向“职校”发展的结果是大学精神的进一步丧失。职业化的发展,使大学正在被“浅显”庸俗化。广博、丰富、深刻的东西被弃绝。从学生选课可以看出端倪。选课不是选那些被公认的有深度有含量的好课,而是选那些好过关的课,不抓不及格或少抓不及格的课。这样的大学你还能学到什么广博深邃的知识呢?

大学精神是看不见的东西,但在大学中,它应该无处不在,无人不再,无时不在,到处弥漫,处处让人感受到它濡染、浸泡、洗礼、熏陶、塑造。比如当年的北大,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对北大学子有怎样的巨大影响。对一个人来说,只上了大学,没有获得大学精神,或者在大学中没有获得广博的思想知识的熏陶,那就是不成功的大学学习。我们不能做“空心”的大学生。应该有广博的思想知识,除了学习专业,还应该有对社会的关心,责任感与使命感等。

还有,不少学生价值观有问题。到学校就想当干部,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问题是,有不少当了干部的同学,满足于每天的忙忙碌碌,好像很充实,但是,在你得到锻炼的同时,却是以你失去广博阅读为代价的。更可怕的是,你在忙忙碌碌中不仅荒废了你的学业,也养成了你一种“行政性”品格,从此,你坐不住板凳了。一坐在板凳上你就犯困了,但一有什么事情,你立马就精神抖擞了。你的大学被你非常可怕的“空心”化了。这种“空心”会影响你将来的发展。

怎样获得博学和精深,你看看叶舒宪先生的著述就会获得一个大致的了解:学贯中西,融汇古今。可以沿着他著述指引出的方向,阅读,积累,建构。

九、从茫然到问题——大学学习的问题性要求

成天被问题折磨得寝食难安的学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没有问题的学习是最大的问题。你什么问题都没有,就是你学习的最大问题。因为你学习的范围太有限了。你只知道记老师的笔记,只知道看发的哪几种教材,只知道考前背诵老师的“题库”,其他,你什么都没有。当然你就没有问题。比起那些满脑袋问题的同学,你的大学真的是很愉快呢!但是,这是虚假的愉快呀!甚至是傻子式的愉快。

中学学习是未知的学习,大学的学习是对问题的探讨。“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脑袋中没问题的学习不会是很成功的学习。问题是学习的老祖宗,是新思想新观念的前提。如果没有一两个问题在脑子里盘旋,就很难继续保持进取的热心,就不能思考,就不能阅读,就不能探讨。在处在这样的状态的时候,实际上,你的大学就已经停止了、结束了;或者说,如果你是这样的学习,你实际上还没有进入大学学习状态。

早有学者告诫学生要带一两个麻烦而有趣的问题在身边,因为它是第一要紧的救命的宝丹。

怎样产生问题呢?第一是怀疑,第二是怀疑,第三还是怀疑。怀疑老师讲的,怀疑课本上写的,怀疑学者说的,怀疑以前的定义,怀疑新近的结论,怀疑一切。

在怀疑中阅读,在怀疑中思考,在怀疑中选择,在怀疑中探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怀疑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最重要的东西。有怀疑才有批判,才有扬弃,才有发展。没有怀疑过的大学学习不是好的大学学习。

这样怀疑呢?用什么东西怀疑呢?那就是你得有东西,你的博览群书,甚至有一个学贯中西、融汇古今的追求与气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追求了,努力了,奋斗了,就必然会得到一些东西,必然会超越自己也超越他人。

这里可以参考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和著名美学家高尔泰治学经验。李泽厚和高尔泰都是在大学学习期间,参与学术问题研究的。李泽厚是在大学一年级就开始了谭嗣同的研究,毕业后论文很快在当时很重要的刊物上获得发表。他研究美学成为美学家的治学经验更说明问题。他是对当时美学界“美是什么”问题产生浓厚兴趣,并参与那个大辩论才使他成为美学家的。由于他对美是什么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就促使他读书、思考与写作,随之就有了《论美感、美和艺术》论文的产生。如果没有对美是什么问题的浓厚兴趣,就不可能使他写出这篇使他走上美学研究和使他成为美学家道路的第一篇文章,也就不大可能有他后来影响更为深远的《美的历程》和《美学四讲》以及《华夏美学》等著作的产生。

问题是学问的母亲!问题是学者的开始,问题是成才的关键。高尔泰也是如此。高尔泰19岁毕业被分配到兰州的一所中学教书,20岁上便发表了《论美》一文,如果没有大学时期的研究,那是绝不可能的。这篇《论美》是与当时最占主流美学思想,比如朱光潜、宗白华等著名美学家争论的。可想而知,这篇论文引起了多么大的反响。当时最重要的《文艺报》、《哲学研究》、《学术研究》、《学术月刊》等刊物参与了对高尔泰的商榷与批评。但是,高尔泰的美学思想是有来头的,这个来头就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主体精神对象化思想以及美学思想是高尔泰美学思想资源。但是,是什么东西导致高尔泰写成了这篇论文呢?那还是对美是什么的问题的思考。由于有了对问题的浓厚的欲罢不能的兴趣,才导致他对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阅读研究,并转化为自己的美学观点。

李泽厚和高尔泰他们是由美是什么的思考与争论,使他们成为哲学家和美学家的,而不是有多么高深的积累,使自己成为一个哲学家和美学家之后才参与争论与论战的。正是他们的参与争论,使他们激发出了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当然还有深入的阅读,以及深入的的写作。正是这种对问题的不断探讨,他们才拾级而上,达到了哲学家和美学家的那个高度。他们对问题的争论成就了他们。他们的争论是因为他们对问题的研究,他们是在对问题思考与探讨那里获得阅读、思考与写作的热情、动力与冲劲的,没有对问题的钻研,就不可能有激情和动力。因而,没有当年他们对正在争论的问题的研究,我敢说,他们不会成为哲学家和美学家。他们的治学经验也印证了毛泽东的一个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实践是最好的学习,因为实践才带来问题,才能使你有对问题探讨的不竭的热情与动力。

十、从内容到方法——大学学习的方法性要求

在大学学会学习方法比学习具体内容更重要。大学当然要学习许许多多的内容,但大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仍然不是某种积累的内容,而是学会学习的方法。是在学习各种课程中,读各种书籍中,听种类学术报告中学到一种学习的方法,思考的方法,研究的方法,而不是相反,学习一些用于考试、考试之后就基本“拜拜”了的常识。学到一种学习方法你就会自己学习了,你就会终生受用,你带着这一双翅膀,在知识和学问的天宇中自由的飞翔。如果把老师比作渔夫的话,我们学生向渔夫要的不是鱼,而是网和用网打鱼的方法。大学的学习在向老师和书本学习知识的同时,要学习学习的方法。要建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的方法比学习具体知识更重要。有一本书叫《学习的革命》,建议我们大学中的每人必读,读了会受益匪浅,甚至终生受益。

我们大多数中国人大学毕业学习就基本结束了,就不再接受新知识了,这对我们的发展是极其有害的。一个人应该是终身学习的。在大学没有学会学习方法,毕业了就很难自学,即使你对新知识如饥似渴,想自学也因为没有自学的方法而不能进行自学,只能望洋兴叹,望梅止渴。因而,大学学会学习方法不仅对大学期间学习很重要,对今后——终身学习尤为重要。

还有一个反思性的学习方法。要每学期甚至每周都要进行反思和自测:我在做什么?我写下了哪些文字?我对什么东西最感兴趣?我读了哪些书?我的理想究竟是什么?我为这个理想做出了什么样的努力?我将来能做什么?我为将来做了哪些必要的准备?我到底取得了什么样的收获?我现在的学习和中学时的学习有什么样的区别?我与其他同学有什么样的差别?我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是什么?我有没有把知识转换成能力?我的大学是否在“空心”化过程中?阻碍我继续进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我的学习有没有计划?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重要书籍我读了多少?我有没有新的理想?我为这个新的理想有没有奋斗精神?这种反思和自测是十分必须和重要的。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检测,那就是你的目标导向是什么?如果你的目标就是各科都合格,做一个合格的毕业生,那么,你就把最主要的学习目标放在了听课和考试背题上,而不能放开眼界进行丰富的自学,你的目标就把你导向一个平庸的大学生;这个平庸的学习很可能也就决定了你平庸的一生。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是大学生最高的目标,最高的目标是一个优秀的大学生。而且这里所说的优秀大学生,还不单是那种各科都拿优异成绩的,而是指能够很好地完成了自学,系统地阅读了很多经典,形成了较高的实际能力和研究能力,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的那种大学生。如果有了这个目标,就会导向我们更深入的自学。并且还会生成另一个问题导向,按照目标导向检查我们存在什么问题,从而尽快补上这块“短板”。

我们都是大学生,我们并不缺少聪明才智,也不缺少激情,但是我们缺少远大理想和奋斗精神,还有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我们的聪明才智被非常可惜地浪费了,我们的大脑被可怕地荒芜了,既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也没有得打很好的开发;我们的激情和奋斗精神不大容易持之以恒;我们的远大理想也不大容易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据我观察的经验和教训,大学生的成功有三件法宝,那就是远大理想、奋斗精神和学习方法。远大理想使你的人生有了前进的方向;奋斗精神使你的人生有了永不衰竭的热情;学习方法使你在理想的道路上飞的更高更远。愿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不懈奋斗,学会大学的学习方法,在大学和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飞的更高、更远、更美、更潇洒。

河北秦皇岛河北大街西段360号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生处   
电话:0335-8058274      E-mail:qhdxsc@126.com